生日之旅——马来西亚香港流水帐
3月4日 1410 – 1910 杭州—Kuala Lumpur
宿 Furama Bukit Bintang
136 Jalan Changkat Thambi Dollah,
Kuala Lumpur, 55100, MY
3月5日 富都长途车站8:30坐车约4个半小时到Lumut,坐船半小时去邦咯岛
包车环岛游2小时,傍晚海边游泳
3月5日6日晚宿
Pangkor Sandy Beach
LOT 30,Pasir Bogak, Pangkor Island
6日上午出海观光+浮潜,下午休息,傍晚逛岛中心步行街和渔船码头,晚上泳池游泳
3月7日上午10点Lumut车回吉隆坡,下午吉隆坡市区观光
宿Best Western Premier Dua Sentral
8 Jalan Tun Sambanthan,
Kuala Lumpur, 50470, MY
3月8日 1320 - 1710 ,吉隆坡飞Hong Kong ,庙街夜市
3月8日,9日 宿九龙珀丽酒店
香港大角咀道86号
3月9日 海洋公园,赤柱夜景,铜锣湾天星小轮
3月10日 太平山,自动扶梯到半山,登顶看风景,下山小火车,环球金融中心午餐
东方航空MU596 香港赤腊角国际机场17:10-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18:55
全程4星酒店,此行程欢迎拷贝。如果说有什么建议,那就是,时间够充裕的话,在邦咯岛再逍遥一天。
Hello , 2013
2011年的回顾还字字清晰,转瞬已到回望2012的时刻。传说中的2012末日并未来临,却要感谢这个传言让这一年变成我的转型元年。谢谢团队的每一员,是你们帮我顺利完成了过渡且收获良多。谢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你们的支持让我动力充沛,即使在最low的时候依然充满勇气。
新的一年,新的远行。let’s move on!
回顾2012年的足迹:上海,北京,绍兴,无锡,桂林,成都,四明山,西安,拉萨,林芝,珠海,越南胡志明市,美奈,马来西亚吉隆坡,马六甲,杭州。这些足迹背后有着各种故事。有的是出差忙里偷闲匆匆掠过,也有第一次参加校友会组织的旅游去无锡还在卡拉ok尽兴高歌,也有第一次做公益支教就直奔了一直牵挂的西藏,在北京庆祝小正太4周岁生日这也是他第一次在上海以外的城市旅行过生日,第一次在热带过圣诞节也是第一次率公公婆婆等三代5口人出境游正太还在越南马来西亚多次表演了英文歌“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萌翻了一众人等,第一次看航展这种土包子事就不提了。外婆和奶奶的护照上也都有了第一次出入境记录。
这一年,托了公司有健身房的福,2月我启动了比较系统的健身计划,虽然定的“一周一次团操课一次慢跑一次游泳”的计划未能严格实施,但是基本每周都有运动,自己的感觉是精神焕发,精力更充沛。到7月下旬,测试显示体重未减,但脂肪含量降低了2.4个百分点。最近几个月有点懈怠,但运动的习惯已经初步养成。
在新公司的这一年,虽然也有过比较low的时刻,但整体而言,还是“忙并快乐着”。部门一起拍了一个“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的祝福视频,在公司family day做了主持人,还将在年会上与比我年轻10岁的同事同台冒充青春美少女表演动感舞蹈!不得不送给自己一句话:生命在于折腾!
浓墨重彩的一笔来了!我们这个小家庭正在朝着艺术之家飞奔而去,去, 去。我10月在西藏第一次玩粘土,一发不可收拾,到现在3个多月过去了热度仍未消散作品正不断增加。马龙一举拿下了国家初级厨师和中级厨师证,但发现似乎自己并不太善于雕萝卜花,于是找了本《素描技巧》的书开始画画。坚持了一段时间,开始有模有样博得了正太的夸赞。而正太,起初只喜欢搭各类积木,用积木拼字拼画,然后开始涂鸦线条和色块,到了最后一个月的最后几日,忽然开窍开始画汽车房子蘑菇娃娃等等成型的作品了。自从正太激情澎湃全神贯注开始创作,我就轻松多了。我们都木有成为艺术家的野心,只要能为生活增添乐趣就已足够。当然,如果未来正太愿意从事与色彩和设计相关的工作,我会很开心,如果只是爱好一下,至少也是为泡妞加分的,不是吗?
2013的计划,包括带上爸爸妈妈再来一次3代5口旅行,将健身坚持下去,将艺术之家继续发扬光大!
生活又将翻开崭新一页,希望我们全家一起加油,吃好玩好,健康开心!
首次3代5人出境自助游总结报告
时间:2012年12月24日到2012年12月31 日
地点:越南+马来西亚+杭州
团员:公公,婆婆,我,马龙,正太
领队:我
人均费用:约5500人民币(按照5个人来算人均,包括小件旅游纪念品)。这次吃和住都安排的很宽松,特别是美奈的房间有点奢侈,2晚的价格足够其他也还不错的酒店住3晚了。此外,公公和马龙父子俩每晚对饮啤酒,偶尔还吃个夜宵。所以,人均5000以内是可以轻松达到滴。
行程:24日东航上海飞越南胡志明市,25日中午胡志明市长途车去美奈,26日美奈包车游玩,27日中午美奈长途车回胡志明市,28日中午亚航胡志明市飞马来西亚吉隆坡(免费的过境签证),29日游览马六甲,30日下午亚航吉隆坡飞杭州,31日游西湖下午回绍兴。
回忆亮点:胡志明市的平安夜大餐,在一家人气颇旺的本地餐厅,露天吹着凉风吃着美味的烤鱼。美奈白沙丘的沙滩摩托刺激有趣沙丘与碧湖相倚风景绝美。美奈海边吹着海风吃现烤的龙虾看落日映红云霞。在月光下听着海浪声在美奈酒店靠海的泳池里游泳正太兴奋的不愿起来。美奈的早晨在海滩边挖沙堆小火车捡贝壳看冲浪。胡志明市深夜按图索骥找到一家美味的古法煎鱼店。一路喝了好多原只的椰子,清甜爽口,最便宜的一大只折合人民币不到5块。只在吉隆坡双子塔前寻找各种角度拗造型拍照。站在马六甲山顶在城堡遗址的窗前看海。马六甲街头小摊的末抹喳喳便宜又好味,下次有机会打算去吃那家蔡澜推荐的鸡饭。去泡网网友家吃正宗的河南胡辣汤正太和9个月大的小妹妹很投契玩得开心。初雪之后的西湖宁静清幽,杨公堤别有风情。在龙井村农家乐,在室外晒着太阳喝着龙井吃着乐胃的家乡菜。
购物:在胡志明市有名的槟城市场买了漆器——造型简洁的酒架,腰果,香蕉干,加了辣椒粉的海盐(用来蘸热带水果吃超赞)。我们一路习惯会买的明信片和小玻璃杯当然也没有忘记。滴壶和越南咖啡也不错的,我们因为不嗜咖啡就木有下手了。而在马来西亚,小杯子木有买到,明信片来不及时间买和寄,只在马六甲的“三叔公”买了狠好吃的蛋黄酥和橄榄及饮料,还买了几个可爱的冰箱贴。
经验总结:越南签证据说淘宝代办可省一半费用(这次亏了)。搭乘廉价航空一定要提前至少2小时到机场。如果是全家出游而不是好友背包游,建议提前在网上定好至少一份20公斤的行李票(机场付费会很贵)。胡志明市应该多留完整的一天,可以来一次“湄公河”一日游。美奈可以多待几日,最理想的作息是——每天日出6点左右起床去海边散步游泳,到9点左右日头高了回来吃了早饭补睡觉,下午3点直接去海边排挡午饭,然后逛逛渔村租个摩托或租辆车兜风,或者去学冲浪帆板什么的,然后6 点多看美丽日落然后8、9点继续海边排挡晚饭,然后10点去泡酒吧或者游泳池里就着月光游泳,12点多睡觉。马来西亚应该留出一个整天,按照步行地图,从容走一走老区的几个景点。
贴士:定机票 携程,亚航www.airasia.com; 定酒店 亚航假日www.airasiago.com, www.booking.com
备注:我们觉得这次行程唯一的遗憾是有点赶,应该更从容一些,再增加3天就完美了。结果,公公却认为别的都好,就是景点还太少。唉,所有的旅行经验只限于跟团“上车睡觉停车拍照下车撒尿”的老一辈,伤不起啊~~~~
8小时暴走澳门
之前对澳门的印象,除了大三巴就是赌场。(后来的暴走也证明,基本正确。)
这次珠海航展,住的酒店离拱北口岸只有200米,不去都觉得是暴殄天物。所以,虽然前一天13日晚上忙到2点才睡,这一天早上6点半起床,可是下午快2点从航展现场回到酒店房间之后,换上牛仔裤运动鞋灌下一瓶矿泉水,揣上通行证背上双肩包,我立刻又满血复活了。
2点半,偶已经换好了澳门货币,走到了口岸。40分钟之后,我踏上了澳门。在口岸拿了一张地图,开始全无准备的晃悠。
第一站,坐上免费穿梭巴士去威尼斯人大酒店,在金沙换一下车。酒店很大很有气魄,遗憾的是对我这种完全没有赌心和赌性的人来说,对赌场视若无物,一步都木有踏进去,就直接去逛大运河购物区了。
这里有小河小桥贡朵拉穿条纹海魂衫的水手,也有假假的蓝天和沿河的窗台。但这里不是威尼斯,差太多了,没有意大利的热烈阳光和通透蓝天,没有深色头发轮廓分明善抛媚眼的亚平宁帅哥,没有充满艺术细节的雕塑和建筑……所以,于我,全部的乐趣只是逛逛小店,特别是把玩各种小小的纪念品。当然啦,我会买下明信片,还会买有澳门字样和风光的小玻璃杯,就像我流连在世界各地的小城一样。还有,就是下午4点巧遇魔术表演,10分钟,这个戴着羽毛帽子穿着红色暗花19世纪宫廷服装的老外,以并不高深的魔术和搞怪的表情,赢得了围观游客的掌声。
从威尼斯人酒店坐上穿梭巴士又回到口岸。一路上,随手拍海边的观音像,路中间的红色“东方之门”雕塑,有紫荆花雕塑的广场,还有赛车道(明天就是GRand Pit 大赛啦),在地图上看看车行经的路。才发现,原来澳门真的好小好小啊。
从口岸又再坐上英皇娱乐酒店的免费穿梭巴士,到本岛的中心,就是澳门那些有些历史的老建筑集中的地方了。吃了一碗30澳门币的南乳汁猪脚面,味道还相当不错,启动第二程的闲逛。
老城区,有漂亮的老房子,有地势起伏,有泛着青色暗光的石子路,有热闹的小店,我的感受和想象也在不断切换频道。比如,坐在大三巴前长长的阶梯上,仿佛是在罗马的西班牙广场上,想象着奥黛丽赫本刚刚经过。在大三巴旁边的蜿蜒小路走过,夜晚的路灯下,路边鲜艳的花朵也蒙上了一层昏黄的光,那一刻,我仿佛正漫步在秋天晚上的斯德哥尔摩老城。大三巴的附近,居然还有哪咤庙!可惜晚上不开放。大炮台和澳门博物馆也在附近的小山坡上,在大榕树如须发般披拂的气根丛深处。如果有时间足够,我应该会花上2个小时在博物馆里走走坐坐。
夜色也带来了凉意。喝了一杯热热的姜奶茶之后,又走过大教堂、玫瑰教堂、喷泉池之类的景点,决定去本地的“来来超市”买点手信。在当地超市买东西,也是暴走的乐趣之一。景点集中的地方到处都是“钜记手信”,随便一盒杏仁酥啊什么的都是68、58,而超市里差不多的凤梨酥啊什么的,不过是10几块。我还随手买了跳跳糖,回去哄正太:)
逛完了再坐上英皇娱乐回口岸的巴士,才发觉自己真的有点体力透支了。
回到酒店房间门口,22:30,已经出门了整整8小时。悲催的发现,房卡刷不进去。我已经木有力气再下楼了,就打电话请前台送一张新卡上来。打完电话,我就直接盘腿坐在门前的地毯上等着。进了门,就直接扑倒在床上。
太累了,不过还是很开心的,哈哈,祖国的地图上,又有一块地方被我暴走过啦!
次日,15日,飞北京,从23度骤降到3度。也许是太劳累,也许是天气太折磨人,从珠海飞北京的4个同事,只有偶一个挺住了,其他3位不是发烧就是上吐下泻。这时候发现,原来偶还真是女超人一枚!——请想象一下,11日晚上飞到珠海,每天晚上1点到2点睡,早上6点半左右起来,穿着一步裙高跟鞋在巨大的航展现场穿梭——从工作室chalet到新闻中心那是足足的1.6公里啊,深夜还在听现场录音听译文字,到了Chalet没处坐就脱了高跟鞋光脚站在地上把电脑架在吧台工作……如此折腾了3天之后还能暴走澳门,真不是一般的超人啊啊啊
我和粘土,这个故事将如何续写?
接着晒几个粘土吧。
试着做做花儿。用广告的卡纸做底版,自己做了两张贺卡。康乃馨和圣诞红。
微博上有个朋友说,那你给我做个驴吧。我就照网上的一张图片做了,怎么看都是一副欠揍的样儿啊。后来,有人说,还蛮像小熊维尼动画片里的毛驴易儿的。真的吗?当时做完了还觉得特丑四不像呢,可是马龙说很像滴!
然后呢,有一天和校友吃饭。有个小美女送了我一盒蜗牛霜,我就捏了一个蜗牛先森回赠她,她说要拿去给蜗牛霜做代言!
有一天晚上呢,我觉得,应该给小正太捏一组卡通人物。那就从机器猫小叮当开始吧!最大的失误是胡子太粗了,5555
再然后呢,仿佛成了习惯。陪小正太玩培乐多橡皮泥,就顺手捏一组迷你餐具和水果。小碗小杯小碟小勺筷子,苹果香蕉葡萄。怎么样?还有点样子吧。
再再然后呢,我周末见了我一位同事的妈妈。阿姨年少时候学面塑,是面塑大师“面人赵”的弟子。面人赵已作古,阿姨也有十几年木有动手做过面塑。在咖啡馆里,她随手教了我两招,才知道,工具的运用是很重要滴,而我之前,就是靠着两只手傻做滴!
受到点拨之后,忽然就昏天黑地忙了一周,都木有动手再做。不过,同事告诉我,阿姨被我钩起了兴趣,打算重新开始蒸面粉做面塑了!而且,我申请了届时上门学习兼添乱去。
再再再然后,这个故事会怎么样呢?你说呢?
爱上粘土,只是偶然
第一次接触粘土,是这次在西藏。是一位支教的陈老师从上海带到林芝的,给孩子们上手工课。因为是给2个年级的孩子一起上,怕顾不过来,我便自告奋勇去做助教。上课前,陈老师拿出粘土和一本书,让我翻翻捏捏感受一下。
然后,非常神奇的,我随手做了第一个粉粉的猪头,是可以插在铅笔上做装饰的,感觉,嗯,是有一点猪头。于是做了第二个作品,一条圆圆小鱼,立时在支教老师中引来一阵惊叹。上课的时候,先是教(这就开始教啦!)孩子们做一只小猫。本来挺简单,他们要求给它加顶帽子,我琢磨了一下,加成功了!又要求给它加蝴蝶结,我又琢磨了一下,又加成功了!(后来,这只小猫不知被哪个孩子悄悄收藏起来了。)接下来,孩子们要求做愤怒的小鸟。(咦?他们也知道愤怒的小鸟?还是看到图片觉得可爱而已呢?)我就做了一个红色小鸟,这一次,在支教老师中轰动了,被冠以“心灵手巧”之名。
然后,兴趣当然就上来了。支教结束的时候,陈老师主动对我说:你做的真的很好,你带几包回去做吧。我就挑了红黄蓝白四包和一小盒黑色用来做眼睛。
回上海之后,如果不是太忙或太晚,每天晚上我都会做一点粘土。正太睡了,我放着音乐,捏着粘土,和马龙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两句。这段“不插电”的时光,充满了小幸福和小温馨。
说了那么多废话,还是来得瑟一下我的作品吧。
第一组,我说过愤怒的小鸟打算做一套滴。来啦!虽然是不完全套装,但还算勉强及格吧?!
第二组,创作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了,被细心的你看出来了,这一对小熊的原型就是陪伴我走南闯北的那一对小熊玩偶啦。
最后一个,我的第一个人物粘土作品,爱斯基摩娃娃。根据一张粗糙的图创作,其中加了很多不同的处理。
再补一张,爱斯基摩娃娃、雪屋子和海豹这南极三宝都齐了,可以开始唱歌了。
有一个地方,叫西藏
据说,从西藏回来的人,都会变得神神叨叨的。但是,我想我没有。不太厚道的解释是:神神叨叨是因为缺氧高反,而我这种当年在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还活蹦乱跳的异类,是免疫的。
这个叫西藏的地方,我去了两次。每一次都有点传奇。第一次是2006年,赶在青藏铁路开通前做随行报道。我是主动请缨的,那天下午在选题会上定了,第2天买机票,第3天一早就出发了。全程19天。这一次,2012年9月20日,我很偶然在网上看到了“红粉笔支教”西藏站的信息,40小时之内,我搞定了报名全部流程,准备并提交了教案,并且买好了机票。10月5日晚上,飞到了拉萨。全程9天。其实2次都算不上旅行,都是有正事的。但是,那些见缝插针的观光,和生活着或者流浪着的感觉,却充满了危险的魔力。
这一次,其实是可以转机飞林芝的,但我选择了去程飞拉萨再长途车去林芝。如果我说我真的只是为了站在布达拉宫前,呼吸一下高原的清冽空气,在心底轻轻哼唱一句“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然后留一张影,这样是不是很矫情?但是,真的,那天晚上8点半降落贡嘎机场,从机场到市区的大巴上,我抬头看着漫天繁星,就悄悄开始激动了。大巴在市区的停靠点就在布达拉的旁边,这时夜色正深浓,布达拉像是黑底色上的唐卡,比起白天的熙攘,这时的它静默而安祥,美得那么不真实。我就这么站着,望着,仿佛六年的时光在耳边哗哗倒流,我又回到那时那刻。
从拉萨到林芝的这一段路,据说是西藏最美的公路之一。但是很漫长,因为限速,要开8个小时。一路上秋色延展,每一段的植被都有不同,绿树成荫的,黄叶闪着金光的,深沉如诉的红叶林,阔叶的,针叶的,高大的,低矮的,有鲜艳五色的波斯菊,居然还有金黄的油菜花!偶尔闪过玛尼堆,风马旗,或者几处传统民居。群山环绕中,有河流蜿蜒流过,倒映着蓝得没道理的天空和形态各异的白云。在司机大声播放的藏歌中,心却慢慢的宁静下来,城市和忙碌渐行渐远。
我们住的米林县的那个小旅馆,推开窗就是雅鲁藏布江,在门口抬头就可以看见雪山。这个宁静的小县城,几乎没有什么旅行的味道。从这里到我支教的那个小学40分钟山路,一路相伴的连绵群山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部分,蜿蜒流淌的就是雅鲁藏布江。这条路也很美,还路过山与江之间的林芝机场,每天都看到飞机起飞直插云霄。连续几天看到彩虹,甚至有双彩虹,挂在雨后湿润的天空上,让我这样在城市中蜗居已久的人屡屡惊叹。
一天出发得早,我们在途中的一个观景平台停留了20分钟。视野开阔,群山被云雾缭绕,像一条轻柔的丝巾。大家开心得乱蹦乱跳。雅鲁藏布江宽阔处,有江中沙洲,洲上点缀着几棵树,错落有致,怎么看都是一幅疏密有致的图画。
一天,我们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结伴去山上的羌纳寺。寺院有近500年历史,因地震于1953迁建于现址。寺不大,却很精致。住持西洛次仁(法号:落桑扎巴)与人方便,为我们开了殿门,用不熟练的汉语做简单的讲解 。43岁的他在此已有25年。推门进去,仿佛进入另一重洞天。里面有精致的壁画,华丽的唐卡,一组组栩栩如生的佛像,包括被认为文殊菩萨的化身的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和我们印象中形象完全不同的观音菩萨等等,这里甚至还有一幅装裱好的丝绸,绣着汉语和藏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毛泽东 中央代表团赠”,是毛泽东的亲笔题字,而且据西洛次仁说这是孤品,全西藏只有这里有。我们静静的弯腰从装满经卷的柜子下穿过,也在佛像前静静合掌致意。而在寺外的院子里,有野花肆意开放,有狗儿摇动着尾巴走过,甚至有大公鸡淡定的走过。有两个年轻人在阳光下读经,金色的阳光温暖的笼罩着他们。
一天午后,我和三两人的小组一起在村里漫步。路边有大片的玉米地,有野果,有藏香猪在刚刚犁过的黑色肥沃土地里散步,甚至有马奔过路口,鬃毛和尾巴在飘动。民居充满生气,与传统的平顶的藏南碉楼不同的是,这里的屋顶是斜顶,最美的那一种是用木片如瓦片般叠放,上面压着石块,放佛五线谱上的音符。门和窗都有色彩斑斓的装饰,有的门口挂着装饰精美的牦牛头骨,牛儿在草棚中安静吃草,土狗一见生人就尽职的狂吠。那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充满了幸福因子。
一天放学之后回旅馆的路上,我们在另一个观景点停下来,这里是尼洋河和雅鲁藏布江“江河汇流”处,江水浑浊而河水清澈,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奇特画面。我们沿着木制的栈道下到江边,看波澜起伏,望云卷云舒。天色渐暗,我们还流连忘返。
最后一天的联欢结束之后,我们商量了一下,不够时间游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了,但一路都很美,就决定到景区门口“到此一游”。这一路的景色果然让大家都赞叹“不虚此行”,我们停下的那个观景点,可以看到江对岸的半圆型沙丘。而事实比风景要残酷——这是生态环境恶化,出现沙化的结果。风起时,远远的空中腾起一片细沙,细到分不清是沙还是雾,很有科幻大片的感觉。飘扬的五色风马旗被阳光以及江面的反光映成了透明,美得如梦如幻。
到了景区门口,景色太美,每个人都在不停的拍照,想留住这一刻的美与感动。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在这里拐弯,五彩缤纷色彩艳丽到夺目的波斯菊衬着远处雪山的背景,简直就是一幅油画。我们坐在河边等啊等,终于等到南迦巴瓦峰从云层中露出来,忍不住一齐欢呼。夕阳的金光染着刀锋似的山峰,有震撼人心的美。空中的云朵有白色灰色层次丰富,而云层中间露出的天空却蓝得那么无邪。我想,很多年之后,我也一定会怀念“那一年,我们一起看的南迦巴瓦峰”。
那天晚上的星星真美,不仅可以看到清晰的一条银河,甚至看到聚集成团的“星云”。不知道下一次看到这样的星空,会是什么时候,会是在哪里呢?
有一种付出,叫做收获
白玛,藏语“荷花”的意思。这是在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羌纳乡小学支教的第一天,孩子们给我取的名字。我很喜欢。
上一次来西藏,是2006年6月,转眼已过去了六年多。而这一次的奔赴,颇费周章。10月5日上午8:45浙江出发,自驾车2个半小时到虹桥机场。14:25-20:25飞拉萨,中途重庆经停1小时。10月6日上午8:50到拉萨汽车站,9:40开车,历时8个多小时到林芝(午饭停留半个多小时),再转小巴近2个小时到米林,步行8分钟到酒店。在拉萨仅停留一夜,但拍下了夜幕和阳光下的布达拉,我依然是满心欢喜。
从拉萨到米林,一个人的途中,有一点孤单有一点无聊。于是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旅途只要足够长,即使沿途美景,也会开始思考人生。回顾拍过的景色喷过的饭想念的旧裙子落泪的歌爱过的文字,忆起当年犯的傻得意的笑遭的误解受的委屈逞的强,感慨曾经错过的人抓住的机会失而复得的朋友永不缺席的亲情多年相伴的爱人终将远行的孩子。然后更懂自己更懂珍惜。这,才是旅行的意义。”
在米林,终于与大部队会合。这一站的支教队伍由10位志愿者组成,其中有杂志主编、在读研究生、CBA资深评论员、律师、私立学校教师,还有自由职业者。迥异的社会身份背景下,大家都怀着共同的目标:把自己的知识和感悟,分享给那些最需要的乡村孩子。
顺便提一下,我参加的是“雪佛兰红粉笔”乡村支教计划。有别于众多支教活动,红粉笔更注重“启迪心智,开阔视野”,某种程度上,它像是一个城市与乡村精神资源的配对计划。活动旨在吸收大量都市优秀人才帮助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启发心智,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帮助乡村摆脱贫困的社会责任感。
10月7日,来不及休整,上午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和教具,下午10位志愿者备课试讲。几位曾经参加过“雪佛兰红粉笔”以往支教活动的志愿者与大家一起分享经验。律师蒋老师被推选为队长,负责每天排课——5天一共88个课时,10位志愿者平均每天上2节课;我毛遂自荐当上了宣传委员,负责每天挑选照片和撰写微博。
10月8日,从住处坐车40分钟,志愿者们第一次来到米林县羌纳乡小学。这里的硬件相当不错,新盖的校舍,食堂宿舍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最需要提高的是师资力量,老师加校长一共11位,为全校从学前班到4年级共5个年级113个孩子上课,主课副课一把抓。
第一节课,每个人都心有忐忑。我设计的课程是“感受诗歌之美”,第一课是给三、四年级的孩子上“与秋天相关的诗歌”,安排了两首诗——杜牧《秋夕》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讲了两个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放了一首歌——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还有一个互动作业,请孩子们采集秋天的花、草、叶做一幅拼贴画。课出乎意料的成功,下课铃响了孩子们还不愿意下课。当天晚上的志愿者交流会上,教世界地理的杂志主编陈老师很得意地宣布他也有了一个藏族名字:扎西,意思是“欢乐”。自由职业者陈老师带着三年级的女儿一起给一、二年级的孩子上美术课,孩子们一声一声“小吴老师”,让这个三年级的女生又羞涩又自豪。
忐忑之后,惊喜接踵而至。我第二天去上课时,提前5分钟进教室,孩子们都坐好了,满眼期待。我说:“还有5分钟,你们再玩一会儿吧。”孩子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回答:“老师,我们现在就上课吧!”这一天的课是“与亲情相关的诗歌”,讲了古诗孟郊《游子吟》也讲了现代诗泰戈尔《金色花》,作业是给妈妈画一幅画。当和其他志愿者一起看这些给妈妈的画时,大家都惊叹于孩子们用色的大胆,还有情真意切的字句。"妈妈笑了,彩虹出来了。"读到这样天然的文字,每个人都被深深打动。而孩子们的花草拼贴画又一次让志愿者们折服了,我在微博里写下”我从来未曾邂逅如此美丽的秋天,面对孩子们这样的作品,我想不出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种美,以及这种美带给我的感动。”教一年级孩子的在读研究生黄老师,从第二天开始就不断收到孩子们的小礼物,树上掉下来的核桃,一只小苹果,一颗糖,每一个小礼物,都是孩子们闪亮的心。
第三天,我在多媒体教室给二年级、三年级小朋友讲“与门窗相关的诗歌”。先讲两首唐诗,再听一首歌,再看由21张中国民居邮票的图片制作的PPT,再放她在国外旅行时拍摄的门窗照片的PPT。每放映一张国外门窗的照片,孩子们都会发出“啊”的惊叹,并自发地热烈鼓掌。那现场气氛,可以用“激动人心”来形容。闪烁在孩子眼中的兴奋渴望的光芒,他们拍红了的小手,都让我超级感动。旁听的老师和其他志愿者也深受感染,忍不住跟着鼓掌。PPT的最后一页上,我还特别放了一张从山上俯瞰羌纳乡小学的照片。看到这张图,孩子们特别惊喜。我想让他们知道,世界很美好,而他们的家乡,也是这美好中的一部分。
这一天,每一个志愿者都和孩子们混熟了。远远看见志愿者们统一的红色外套,孩子们就绽开笑颜,远远就开始大声打招呼:“老师好!”一个孩子在粘土手工课上做了一个地球拿给教世界地理的陈老师看,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我的第四课“与颜色相关的诗歌”和第五课“与友情相关的诗歌”也大受欢迎。每次课后,我会把课上讲到的诗歌打印出来贴到教室门口,每个孩子都认真的抄下来。二年级的班主任告诉我:那个主动回答我的提问、但是只会用藏语回答的瘦小男孩,就是班上最皮最不喜欢学习的孩子。还有比这更好的肯定和褒奖吗?
“渐入佳境”是每位志愿者的状态。中学体育教师叶老师的互动式体育课,把游戏和体育锻炼结合起来,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他则把嗓子都喊哑了,成了男版“阿黛拉”。大学教师郭老师带孩子们学习通过解剖镜和显微镜来观察小花小草小虫,打开观察世界的另一扇窗。小朋友都入神了,连上两节课还不过瘾呢。讲食品和营养课的廖老师,用“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实验,火速把孩子们镇住了。
可是,离别来得那么突然。周五上完上午的课之后,就是汇报演出和联欢了。CBA评论员侯老师充分发挥篮球特长,用《最炫民族风》做伴奏,结合篮球动作和藏族舞蹈动作编了一套篮球韵律操,率领四年级孩子一起表演,high翻全场。小学教师陈老师则带着一年级的孩子们,挥舞着大家一起动手做的五星红旗,高歌一曲《国旗国旗我爱你》。等羌纳乡小学的老师们也表演完节目之后,离别就在眼前了。校长德吉卓嘎致词,说着说着哽咽了,导火索一般,孩子们开始抽泣,老师开始流眼泪,志愿者们也撑不住了。我不想让孩子看到自己伤心,用刚刚领到的“红粉笔”志愿者证书挡着脸,悄悄抹眼泪。
在上车离开之前,我到三年级的教室里和同学们告别,把红粉笔的红色外套和帽子送给班主任。孩子们围住我抱在一起哭成一团,场面几近失控。最后,还是老师的一句神安慰,把我逗得破涕为笑。老师说:“同学们,我会把这件衣服和帽子挂在教室里,你们看着,就像见到了白玛老师,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去上海看她!”
那天晚上,志愿者们看到了城市里久违的璀璨的星空。在黑丝绒一般的夜空中,繁星点点,如碎钻,如梦幻。在宁静的星空下,每个人都在回味这五天:我们究竟为孩子们带来了什么?我的想法很简单: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因为我们的到来,对未来和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冲动的向往,对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一点。我们就不枉此行。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是在付出的同时收获——爱。
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