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933_516468766](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10/20101101115020.jpg)
在世博会的最后一天第10次游世博,是我在最后一周突发奇想临时决定的。事实证明了,很值得。
13:00进,22:20出。人数:30。42万。今日战绩:10馆。
浦西:
1. 城市最佳实践区联合案例馆4:我主要是奔着布拉格馆的水晶耳环去的,可惜卖完了。不过,这里的几个馆都不错,特别是大阪馆,4分钟的360度影片很精心。
2. 城市未来馆:很好看。从过去到未来的影像都不错,城市发展9大模式的雕塑让人印象深刻。
3. 信息通信馆:排了近1个小时的队,不过很精彩值回票价,特别是用那个特别的、形似PSP的手持终端与大屏幕上的影片互动观赏,很有趣的体验。
4. 可口可乐快乐工坊:动画电影很快乐,拿着一个MINI瓶的可乐摇摇出现冰碴也很快乐。
5. 太空家园馆:两个3D影片我都喜欢,尤其是《太空侠》里那个还在牙牙学语的小侠客,实在是太可爱了。
浦东:
6. 联合国馆:影片《OCEAN》是纯纪实的记录片,没有花哨的表现手法,也没有奇形怪状的屏幕,但是,真的很美,很动人。
7. 世博中心的新闻中心:第一次进去,留了影,喝了水。
8. 中国省市馆:最想看的浙江馆没看成,队太长了。兜了一圈,江西馆、安徽馆的外观我最喜欢,河南馆也不错。
9. 立陶宛馆:我喜欢这个小馆的精心。买了打折后50元的身上镶满了碎琥珀的小刺猬,还买了一张明信片,写给儿子。这张明信片将被带回立陶宛,贴上世博会的特别邮票,再寄回上海。大约需要2个月,哈哈,那就是一份特别的圣诞礼物了。
10. 欧洲联合馆一:只看了圣马力诺馆。多年以前,我就有了一张圣马力诺的特别邮票,来历我已记不清楚了。世界真奇妙:)
旅行, 生活在此处
![IMG_6451](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10/20101030130634.jpg)
世博会闭幕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战绩18个馆。当天人数:51.05万,不过,到下午3点才不过23.8万,所以白天还是很舒服的。
- 阿根廷馆 蓝白配总是那么山清水秀,布置得简洁优雅,可惜,错过了探戈的表演时间。
- 埃及馆:虽然没有展出木乃伊,但哪些石像、面具、项链,每一样远道而来的文物都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致命吸引。这个古老国度,是被我列入旅行必去之地的清单的。
- 南非馆:色彩浓烈欢快,南非世界杯使得它与足球的情缘突出放大。
- 突尼斯馆:漂亮得简直不象话,从外墙到室内的摆设,大胆的配色仿佛让你置身艳阳下,手工艺人正在现场制作小陶瓶。这是今天的第一个意外的惊喜,让我忍不住也在心里暗暗规划与突尼斯的约会。
- 阿尔及利亚馆:居然又是一个意外惊喜。2层走廊,看水平分割的平面与正面垂直的荧幕播放着相呼应而又不重复的影像,还真是不错的设置。那些沙漠中的城堡、色彩浓艳但已略显斑驳的门板的满幅大照片,那些设计精美的邮票,都很有味道。好吧,我承认,我又想背包飞过去了。
- 安哥拉馆:很非洲,出入口的一人多高的木雕很粗犷,生命力勃发。
- 斯洛文尼亚馆:真的就像一本打开的情书,里面的每一处设计,都呼应着一本书的概念。斯洛文尼亚的设计也很有趣,比如,那盏取名叫“洛丽塔”的台灯,真的很像小萝莉的花边礼帽,粉嫩的,似乎飘出豆蔻年华的体香来。
- 尼日利亚馆:乏善可陈,没有什么印象。
- 利比亚馆:同上。
- 卢森堡馆:从博物馆里搬出来的17世纪的骑士全套盔甲超酷!可是,重达25公斤啊,多耗费体力啊。
- 荷兰馆:我很喜欢。每一个散落在环廊边的小玻璃房子,都堪称一个精致的迷你博物馆。从蜡染的服装,到小兔米菲的房间,到梵高的卧室,到王妃的皇冠,还有造型多少有点怪异的太阳能汽车,值得仔细去看。空地上散落着的小羊也很可爱,4、5岁大的小男孩都喜欢吭哧吭哧的把小羊搬来弄去组队形。
- 奥地利馆:展品一般,现场的乐队演出超棒。到底是音乐之乡啊,音乐就漂浮在空气中。
- 爱尔兰馆:这个国家太文艺范了。从恩雅到U2, westlife 到boyzone,柯林法瑞尔到圣三一大学,可以骄傲的太多了。
- 挪威馆:木头的造型很别致,礼品店的小山妖太可爱了。
- 希腊馆:没有想象的好,平淡了点。
- 捷克馆:如果要评今天我最喜欢的馆,这个可以排第一!展品非常丰富而且巧思处处闪耀。一进门的多媒体厅里,关于捷克的美猴王(中国的西游记在捷克大大的有市场啊)的漫画影像扑面而来。捷克明珠就像个巨大的万花筒,把中心屏幕上本来平淡的影像变得光怪陆离又充满了美感。捷克动画,坐下来重温一段童年时的鼹鼠的故事吧!还有若干个需要你仰头欣赏的小厅,从展示瓷器小动物的小房间到展示捷克在抗艾滋病药方面的优势到从模拟现代化城市的装置艺术,每个都很好看。还有一个看上去超好玩的模拟开飞机,遗憾人太多没能体验。
- 葡萄牙馆:讲了很多跟中国有关的故事,做得还是很精心的。
- 匈牙利馆:其实展品很简单,不过,那些会缓缓上下移动的底部安装了小灯的木柱子,很有仪式美感。展厅中央的那个平衡体,哈哈,也蛮有趣的。
最后交代一下今天的行动轨迹。
上午10点半左右入园,16:00左右出园,此时已参观了1-17这17个馆。然后,出门到售票处,把一张日票换做了2张夜票,回家。
18:00吃完晚饭,带领小严同学、外婆和奶奶再度出发,到园区与半下午进园的爸爸会合。
浩浩荡荡5口人,一起游了5个馆。
捷克馆(也就是说,我今天一天看了2遍,真是喜欢啊),小严同学一看到孙悟空出来就穷笑,一个国外媒体记者就对着他穷拍。看鼹鼠的故事,也是看得津津有味。
白俄罗斯馆:从外墙到内墙,都是绵密无缝的儿童画,小严喜欢的。更喜欢的是,在中间的圆形空地上走啊爬啊,跟一堆各年龄段的孩子混做一团。
荷兰馆空地(夜场人多了,没排队上环廊):跟米菲兔合了影,还趴在小羊身上骑了一会儿。
匈牙利馆:小严喜欢那些木柱子动来动去,他就追来追去抱它们,呵呵。
英国馆(第3次游英国馆,真奢侈):小严在种子圣殿里看得可认真了,翻过来调过去,我也第一次,顺着他的目光,发现了从侧面可以看到整颗种子的完整形态,和从正面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孩子果然是视角独特。
就在差不多2个多小时内,小严同学尿了2次裤子(难道是看得太激动了?),备用的裤子也被他糟蹋掉了,只好用爸爸的卫衣把他的光屁股裹起来。如此一来,只好放弃继续看馆的打算,跑去坐了一次轮渡,让他一起看看江上的夜景。
出园,大约是21:30.
天使小魔鬼, 旅行, 生活在此处
![100](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10/20101017095243.jpg)
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今天,世博单日客流103.27万,累计参观者达6462.11万人次,双双刷新世博会历史纪录。
百万肉博日,携子暴走时。
推车借光了,园区内的公交也挤不上,两人带着25个月的小朋友,暴走近7小时。成绩为:高架步道,斯洛伐克馆,摩纳哥馆,后滩公园。
这第8次世博游,太有历史意义了,感觉上是参与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行为艺术。
查世博官网,中午11时38分,入园客流就达63.35万人,创开园以来新高。略有犹豫,马龙说等吃完午饭再说吧。本来打算吃完饭就出发,结果,小严同学要睡觉了!
2点多,小严同学醒了,这时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入园游客已超过80万人。到底还去不去?讨论了一下,定位为:见证奇迹、参与行为艺术,看人不看馆。OK,出发!
出租车司机一听我们要去世博,劝我们说别去了吧,我们豪迈的说,以我们已有的7游世博会的经验,没事!
4号口入,这是人流很少的口。几乎没排队就进去了,第一个难题是婴儿推车借光了,要等人家还回来。等了片刻,看样子希望渺茫,决定抱+走!走到日本馆旁边的世博大道线终点站一看,哇,等着坐园内公交的人都排了几十米长,太恐怖了,这怎么挤得过人家?遂,悲壮决定,全程靠暴走!
根据马龙的经验,选择了高架步道。BINGO!这里大概是整个世博园内人群密度最低的地方了。在这里,可以闲庭信步,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两侧的场馆,拍照可以拍到屋顶。还可以俯瞰众生,哈哈。特别是步道的最中间,有好几段居然是空的。小严同学开心的撒丫子奔跑,碰到前面有人就轻巧的侧身掠过,一边还咯咯的笑着,引得路人频频侧目。
![IMG_5585](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10/20101017095306.jpg)
从A区沿高架步道一直走到C区,在葡萄牙馆附近下来,一到地面就觉得头晕。都是人啊都是人,放饺子啊插蜡烛。问了几个馆,只有斯洛伐克馆有绿色通道。进去一看,也都是人啊都是人,要在平时,拍点照片COSPLAY一些中世纪欧洲的贵族还是挺好玩的,今天,让小严同学摸摸古典木家具,在壁画前留个影,就撤了。
5点多,体力消耗太厉害,有点饿了。趁着晚饭高峰还没到,找了个小馆子吃饭。小严同学,干掉了几乎是一整盘的东北三鲜饺子!
饭后再战,终于又找到一个绿色通道——摩纳哥馆。6分钟的影片很好看,仿佛巨型网游,之后的参观,从仿真的悬崖下海浪拍岸,到色彩明丽的阳台,到互动的地球,到F1酷车的展示,小严同学都很喜欢。特别是那个会转动会发光的地球,奔过去玩了几次。
此时,人流已经超过100万了。于是,决定转战C区附近的后滩公园。又一个超明智的决定,仿佛这里根本就不是园区内。场馆周围熙熙攘攘,这里,简直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
在观景亲水步道,遥望浦西的石油馆等一系列热门场馆,从卢浦大桥的肚子底下走过,看江面波光粼粼中观光船悠然驶过,还有花香蛙鸣相伴,心旷神怡。
比较辛苦的是,最后还要从C区沿高架步道再暴走回A区,仍然从4号口出。出来之后,又暴走数百米,离开人流密集区,才拦到出租车。
最神奇的是,10点左右到家,小严同学还欢蹦乱跳的。等到洗完脸喝完牛奶,抱起来,2分钟,他睡着了。
旅行, 生活在此处
世博
中午,和汉王签了份合同,把《我的“熊”不列颠》放到汉王的下载书库里。
算是尝了个鲜,赶个电子出版的时髦,对结果,并没有什么期望。
****
下午,去参加英国馆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和几个朋友在保加利亚餐厅晚饭。保加利亚玫瑰酒,很鲜艳,浓浓的玫瑰香,余味有点甜,度数不低,28.
既然进来了,就顺便再参观3个馆吧。
塞尔维亚馆,虽然是小馆,关于时间的阐释却颇有趣。塞尔维亚的古代科学家发明了至今为止全世界最精确的日历,每年的误差仅2秒。2秒你能做什么呢?影片中,普通塞尔维亚人给出了很多答案。你的答案呢?
比利时-欧盟联合馆。不错哦,有点出乎意料。让人垂涎的巧克力和钻石自不必说,丁丁和蓝精灵又勾起无限的童年回忆,关于欧洲的那些3D的介绍,从语言到货币,从建筑到文化,都值得仔细品味。对了,进门时候1人发1块比利时饼干:)
澳门馆。这个兔子形状的建筑得了红点设计奖呢,虽然我觉得看上去实在有点小儿科。不过,馆内得奖的3D影片的确很棒,和全息投影相结合,3个虚拟导游带着你一路寻找玉兔宫灯,走过澳门每个知名的景点,仿佛真的游览了一遍。
此,为世博游6.5版。
旅行, 生活在此处
![101009](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10/20101012175836.jpg)
10月9日部门组织观博,10时进,本人22时出。12小时,基本上,是我游世博园的标配。(果然是精力旺盛,儿子像娘啊。)
成绩:12个馆,确切说,11个半。分别是:台湾馆、石油馆、中国船舶馆、上汽通用汽车馆、香港馆、泰国馆、新加坡馆、马来西亚馆、新西兰馆、秘鲁馆、哥伦比亚馆、美国馆。 今日客流:44万。
台湾馆:超级喜欢。港台腔超糯的国语,加上“慢生活”的理念,台湾馆的参观是每一组大约40多人,由一个美女导游跟到底。不论是4维电影前的介绍短片,还是亲手放一个电子版的孔明灯,或是坐下来民乐相伴喝一杯高山茶,都是那么悠然。喝茶的杯子还可以带回家留念,限量70万(整个世博会期间台湾馆的接待量就只有70万)。请大家去网上秒杀预约券吧!
石油馆:已经超越沙特馆成为了世博最热门场馆。最大特色当日是4D电影,特别是大屏幕上出息蛇向你游来,而椅子底下忽然有硬物移动,仿佛真的是有东西游动过去,全场只要是女的,不论老幼,都习惯性尖叫起来。
中国船舶馆:地方很大,导游小册子做得很精心,可惜走到剧院门口一看,预约好的上汽通用汽车馆时间快到了,只好先撤,所以,这个得算半个馆。
上汽通用汽车馆:主影片很好看,是“世博影院”中为数不多的故事情节片,而且也是座椅会动,可以体会坐过山车的感觉。我个人还很偏爱预展片,里面有上海第一条高架路、第一条地铁、第一个隧道、黄浦江上第一座现代大桥等等的老照片和影像的蒙太奇。
香港馆:三层架构,喜欢创意产品的橱窗,拍了一张电子明信片发到LG的邮箱,还在顶层的花园转了一圈。
泰国馆:推荐!影片做得还是挺用心的,那个动画吉祥物小阿泰也很讨喜,其中一个影片的演出还有一个巨大的做成泰国寺庙里最常见的夜叉的机器人(是上海世博会最大的机器人呢)。最出彩的,是等候时候,一个泰国美女用又软又糯拖着长音的讲解和提示,笑倒。
——待会儿的3D眼镜要还给我们的,已经越来约少啦~~~,带回去看电视没有用的,我已经试过啦~~
——这里都是自动门,不要乱动,乱动要罚款,200,没有发票~~
——小孩子不要乱跑,没有人认领的小孩我们要带走,带回泰国~~,卖掉~~~,男孩子很好卖的,因为可以卖了做人妖~~
新加坡馆:影片就是一个精美的MV,林俊杰、孙燕姿、阿杜、蔡健雅的声音各有味道,我都喜欢。顶层也是一个花园,飘着植物特有的暗香。
出来之后,正好碰到花车巡游。那些衣着鲜艳、头饰夸张的帅哥美女们,踩着欢乐得一天世界的歌曲的步点,很HIGH的走过,颇有感染力。
马来西亚馆:回廊上悬挂的大照片,全部是马来的名人,仔细看看,还是相当不错的。
新西兰馆:亮点不够。我喜欢那些小孩子涂鸦的磁砖,贴在宝宝房一定很惊艳。又是一个花园,如果是黄昏的光线,应该更有味道。
秘鲁馆:没有什么亮点。不过,商店里的祖母绿原石镶嵌的小玩意很可爱,比如小车,小海宝,比一本正经的祖母绿戒指有魅力多了。
哥伦比亚馆:乏善可陈。不看也罢。
美国馆:三部影片,拍得还不错,到底是娱乐大国。美国馆的工作人员很可爱,用不算很熟练的中文很努力的给大家说笑话互动,比如:什么马不能骑?对了!奥巴马不能骑,你们真棒!
在世博会开始前,我预订的目标是游6次,今天已经完成了这一目标。看起来还不够,至少,我还要带小严同学再去一次!
旅行, 生活在此处
世博
昨天,结束了迷你签售会,我和某人开始游览,才发现人超多啊。所以,只参观了4个馆。
(后来看到统计,昨天截至21时,入园参观者已达63.11万人,再创单日客流新高。)
调整策略,先去参观了西安大明宫馆。一般,除了几个涂鸦的兵马俑略有点意思,我们主要观摩了一个10岁左右的小美女游客,在那里执着的解着超大的九连环。看了一会儿,她绝对是知道程序的,在那里数一数点一点,然后有条不紊的套进套出。她一定能解出,就是时间太久,我们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她真是很有耐心,还在那里吃力的翻着弄着。
![10092303](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09/20100924231507.jpg)
第二站,参观了伦敦零碳馆,在零碳馆餐厅享用盘子和筷子也可以吃的零碳餐。筷子比盘子好吃,我们就留了3根带回家给小严同学。判断正确,今天给他,他真的很喜欢啃。
加勒比海地区联合馆。这些美丽而古怪的名字的国家,都如此热爱狂欢。在许多馆内,都看到类似巴西狂欢节的、装扮华丽的模特陈列,看着就超级欢乐。
![10092304](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09/20100924231509.jpg)
中南美洲联合馆。这里的主题词是玛雅文化。我喜欢古老久远神秘而美丽的东西,所以恨不得下一秒就背着行囊飞将过去。
![10092305](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09/20100924231504.jpg)
走累了,在天桥上一抬头:哇,天涯 明月 刀。十六的月亮,正肆无忌惮的明亮圆满着。微凉的风拂过,哇,秋天来了。
旅行, 生活在此处
世博
下午,在世博会的利物浦馆弄了一个迷你签售会。结果如何?赶超徐静蕾!哈哈,且听我慢慢道来。
这个迷你签售会呢,被利物浦馆的工作人员一拖再拖,直到20日才确定23日做签售。既然这样,那就,只能,基本,当做玩儿了。
20日,先是拟好了一个简短的中英文的预告提交给利物浦馆,据说是要向世博局报告备案的。然后呢,某人力挺,找朋友帮忙做了一个签售会宣传的易拉宝。然后,利物浦馆去申请物资进园的批文盖章。别的宣传,也就没做了。
中午12点,准时到了3号门入口处等。来了个大学生工作人员,推了辆小车,帮我们把3箱书和易拉宝运进去。结果,保安不让进园,说是一次只能带两件物品,3个箱子,不行。工作人员拿了批文给他看,也不行。最后,只好我和小帅哥先拿2箱进去,再带着塑料袋和双肩包出来,把剩下的一箱拆开分装了带进去。(汗!管理漏洞啊,不能带2样以上,你批文就不该批3箱啊,应该分两张批文啊,对不?)
走到利物浦馆的路上,小帅哥历数了他6月到岗之后经历过的种种管理混乱,很狗血,此处略去3000字。
馆内也很简单,今天游客超多,工作人员忙不过来,就给我们在接近出口处放了一张圆桌+一把椅子,就管自己忙去了。某人赶紧把易拉宝弄好竖在桌子旁边,然后我们搬了一些书摊开在桌子上,把小熊拿出来放在我旁边:)按照工作人员的建议,请观众到馆内的纪念品商店买书,然后拿过来签。
14:00不到,我们的卡拉OK自娱自乐阿Q型迷你签售会在乱哄哄中开始了。游客很多,但基本都是首先直奔敲章处,然后在几处互动游戏处停留,然后过来翻一下书问是免费送吗,然后,然后……………………就华丽丽的走了。
刚一会儿,就来了一个在世博新闻中心做志愿者的小美女,奉命来报道馆内签售活动。聊了一下,是我同校的小师妹。她站了一会儿,说:我也没事,就陪你坐着吧。自己去找馆内工作人员要了把凳子,就坐下来,一直陪到结束。(可爱的小妹妹,呵呵)这当儿,某人在旁边兜兜转转,一会儿,就混在射门游戏地带,帮着捡球啊指导小朋友射门啊,俨然是个工作人员。(跑题的某人啊,嘿嘿)
大约得有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实现零的突破!一个读中学的小妹,让舅舅给买一本。舅舅说,小姑娘下了决心以后要出国读书的。某人在旁边祝贺我:加油!别怕,徐静蕾博客书出版,5天只卖了6本!
之后,就一边和小师妹聊天,一边有人来翻书就简单说几句。有一对86年的小女孩,买了书之后和我聊了半天的旅行。一位高大男士说:啊是游记吗?我最喜欢游记了。一对小情侣翻了书,没买,但要了我啊EMAIL说多交流。一位爸爸听到我在和别人聊天时候说“觉得英国和中国最大的区别是,英国人比中国人活得放松,中国人太累了”顿觉很共鸣,给儿子买了一本说希望儿子以后有机会感受另一种人生。(他看儿子的眼神,忽然让我很感动)也有一位中年男子,一言不发走过来翻了一下马上说买一本。……不知不觉,突破6本了!哈哈,与徐静蕾平起平坐啦!
到16:00左右,游客似乎略少了些。我和某人也想再去逛逛,就收摊吧。一盘点,卖了10本,超越徐静蕾!另外,送掉了6本,包括可爱的小师妹,和给我讲了很多狗血故事的小帅哥。
看看世博会官网的报道吧:
http://www.expo2010.cn/a/20100923/000022.htm
*@*@*@*@
利物浦案例馆举行签名售书会 “海归”分享原汁英伦生活
2010年09月23日
世博网9月23日消息:今天下午,城市最佳实践区利物浦案例馆举行《我的“熊”不列颠——利物浦那一年》签名售书会,作者把自己在利物浦求学、生活的心得通过文图与读者分享,为世博游客深入了解利物浦这座英伦古城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我的“熊”不列颠——利物浦那一年》是一本关于利物浦的图文并茂的游学散文集。作者钟慧2006年到2007年间在利物浦大学攻读MBA,她以自己在利物浦一年多的生活和学习为底色,以情绪饱满、轻松灵动的文字和充满趣味、巧思的照片为媒介,把足球与摇滚之外的另一个真实生动的利物浦呈现给读者。这座城市的细节和气息,一个东方人对英国文化的热情,在英国生活的各种小窍门,这些有趣的信息作者都在《我的“熊”不列颠》中与爱书人一一分享。
图书签售现场,作者还与前来参观利物浦案例馆的游客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大家分享她的记忆和经验。当被问及她认为利物浦案例馆是否展现出了利物浦的城市风貌时,钟慧表示,展馆从音乐和足球方面很好地体现了利物浦的风采,且在与游客互动方面做得很好,主题鲜明,突出了该城市的主要元素。
利物浦案例馆位于浦西世博园E片区案例联合馆(一)内,主题为“利物浦历史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馆内展示了利物浦拥有的世界上最大和最完整的历史港口遗产,并通过一个虚拟的“利物浦——上海之旅”,把利物浦及英格兰西北部地区的美丽风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来到利物浦案例馆,游客还有机会与该市两支足球队以及“披头士”乐队来一次穿越时空的接触。
>>>更多精彩展馆内容,敬请浏览网上世博会 www.expo.cn
作者:张利锋 黄昊旻 来源:世博网
http://en.expo2010.cn/a/20100924/000003.htm
Book portrays a vivid Liverpool
Date:24/09/2010
Zhong Hui, a Chinese student who studied in the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in 2006 and 2007, was signing copies of her new book “My UK Journey with Teddy Bear — One Special Year at Liverpool” yesterday at the Liverpool Pavilion.
In the book, Zhong shares her experiences in Liverpool where she took MBA courses. With vivid narrative and impressive photos, the book tells readers a true and colorful Liverpool, not just the Beatles and football. The book is now for sale at the pavilion.
Zhong said the pavilion presented a glamorous Liverpool with its music and football and was highly interactive.
The exhibition, “Business Capital on the Sea — Protection and Reuse of the Liverpool Port Heritage,” uses films and interactive exhibits to show the city’s expertise in heritage preservation.
Visitors can wait in line while listening to the songs of the Beatles or watch soccer games. They can also learn about the city’s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environment through a 10-minute film.
Two interactive “media walls” in the main area play videos about schools, tourism,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in Liverpool.
Editor: Hu Min
旅行, 生活在此处
![japan](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09/20100914230534.jpg)
日本馆的机器人“粉红妹”(这是我给取的名)还是挺可爱的。
![canada](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09/20100914230529.jpg)
在加拿大馆的小广场上,玩一把腾跃:)
![brazil](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09/20100914230524.jpg)
巴西馆色彩果然明快,礼品店里的足球也很抢眼。
![mexico](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09/20100914230521.jpg)
墨西哥馆的造型很特别,这些“风筝”是在地上的,馆的主体是在地下的。
![chili](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09/20100914230532.jpg)
智利馆现场的LIVE MUSIC真的很不错,主唱的歌声沙哑而性感。
![russia](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09/20100914230849.jpg)
如同一步踏入爱丽丝漫游的仙境,这里是俄罗斯馆。
![nepal](http://qsml.blog.paowang.net/files/2010/09/20100914230851.jpg)
尼泊尔馆顶的佛塔,和我们的寺庙风格迥异。
旅行, 生活在此处
世博
9月8日,第4次游世博园。成绩还是14个馆。游客少于25万,园区里有了点疏朗的意思。成绩:13个馆。
上午先去世博文化中心看了英国国家馆日的芭蕾表演。太美了,美到心里一直在荡漾。
日本馆:没有预想中的好。那个主题剧有点晦涩,昆曲和能剧的精髓都没体现,只有那个小女孩清脆纯净的声音是亮点。
加拿大馆:坐在地上看半环形的屏幕,音乐很动听,却有一点点忧伤。
俄罗斯馆:仿佛走进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的现场,巨大的花朵水果,仿佛自己变成了小不点,一不小心闯进了巨人国。孩子来一定很开心。我在考虑要不要带小朋友再来一次。
瑞士馆:少女峰的风光片还不错,可惜今天缆车停运,瑞士馆的魅力打了个大折扣。
巴西馆:足球的视频,还是颇让人激动的。
墨西哥馆:到底是有玛雅文化撑腰,连礼品店里的小东东都那么好看。
智利馆:几乎没人排队,却是出乎意料的好!推荐!做工精细又复杂的木头结构,那口可以看到地球另一端友人的井,粗犷而有细节的木雕充满了张力,酒架很热闹,卖的纪念品也很可爱。比如那个用仙人掌里灌些小鹅卵石制成的听雨杖,颠倒之间仿佛真的感觉雨声如注。本来都动了心要买的,怕沦为小朋友的打人工具,只得作罢。更巧的是,今天遇到了智利2009销量冠军的歌手在馆内的首场演出。虽然听不懂他的语言,却感受到音乐中的情绪激荡。
印度馆:印度有很多美丽的历史遗迹,可惜展示手段太过单一,只有中间的全息投影的影片还可以看看。插一句,在人口爆炸的国度都会出现一些妖蛾子的事情。在印度馆一圈小店里,有一家写着买一张邮票2元盖一个章,一琢磨发现原来不是官方章是小店的纪念章。隔不远是一家卖酸奶冰淇淋的,也写着买一杯盖一个章,一问,是小店纪念章,哈哈。最绝的是,出去之后,角落里有个印度小伙在叫卖贴纸,2块钱一个,做成了纪念章的样子,“可以贴在护照上!”这句中文说的还挺溜!
尼泊尔馆:最好看的,不是展品,其实,是精细的建筑,那些木雕,很用心。
黎巴嫩馆:也还是有点文化的,特别是宗教的神秘,属于冷门馆里值得一看的。
亚洲联合馆:其实仔细看看,也都还是可以一看的。看看不同的建筑样式,不同的首饰服饰,也一样有乐趣。
伊朗馆:最后收尾时候匆匆转了一圈,印象最深的是2楼的波斯地毯,动辄十万以上,太彪悍了!
旅行, 生活在此处
世博
聊聊